從全國范圍來看,2014年前半年農藥使用量和農藥價格雙雙出現下滑。農藥市場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:供應充足、降價明顯。
據網絡最新數據顯示,今年1-4月,全國累計生產農藥原藥109.2萬噸,同比增長4.6%。筆者了解到,從全國范圍來看,今年的農藥使用量和價格卻雙雙出現下滑。以市面上最大宗的草甘膦、百草枯為例,草甘膦價格從3月份的36000元/噸一直滑至目前的29500元/噸左右,跌幅達到18%。百草枯價格從30000元/噸滑至目前的28000元/噸。
今年農藥市場價格走低的原因是什么呢?某市場分析師楊淦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:
第一,由于2013年農藥產品因貨緊而導致價格飆升,所以在今年年初下游制劑廠家和貿易商都進行了充足的備貨,導致在3月份以后采購量減少。
第二,上半年由于天氣原因,比如南方地區持續降雨,北方地區前期溫度偏低,導致用藥量減少,整體用藥季節向后推遲。
第三,上半年國際市場受天氣和經濟形勢的影響,采購量較往年減少40%左右,出口方面的受阻導致今年價格持續出現下滑。
農藥價格低迷,意味著農資價格降低。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室主任曹坳程則指出,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:我國的農藥產業整體上還是產能過剩,而且在質量上與國際市場上的農藥相比沒有競爭力。曹坳程介紹,目前我們國家農藥的真正使用量只占生產量的五分之一,進口農藥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。因為現在國家要求生產高效低毒農藥,有些國產品種還達不到這一要求,所以一些高端產品還必須依賴進口。
今年前半年農藥降價明顯,那么后半年農藥還會不會漲價呢?有關部門預計,由于農藥高峰需求季節已過,預計后半年農藥價格上漲動力不足,難以出現反彈的現象。 |